高考语文作文题一脉相承并且有一定的出题规律,通过对于近些年,尤其是2021年高考试题特点的解读,可以为2022年的作文备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内容如下:

2021高考语文作文题特点 2022高考语文作文题预测

特点一∶ 重视材料,稳中求变。

命题之先,专家曾提出,材料作文要有一定的现场性,要求考生能够做到当场在材料中找角度、定写作意图、展开表达。并且指出这样做,“能考查考生临场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避免或者减少套作和抄袭”。

因为这样的指导思想,在2021年,9道作文试题,大都具备"阅读材料+提示+要求"的结构框架,也就是说,都是材料作文。

同时也不得不说,今年考试中心首次命制的新高考Ⅰ卷Ⅱ卷,在呈现新特点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一些省份使用老教材的实际情况,是集中体现了新老高考的平稳对接。

特点二:与时俱进,有生活感。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高考之前,都纷纷预测当的百年诞辰出题面很大,结果在考题之中,有直接以百年诞辰入题的全国甲卷,也有可以写百年诞辰的北京卷天津卷等。

这说明什么呢?不过分的回避热点!命题中,更看重材料的时代性,努力的与时俱进。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命题的时候,能够注重贴近社会热点事件,而不刻意的回避热点。

与此同时,除了这些宏大的主题之外,一些作文考题,也能考查学生生活积累、情感挖掘、思辨能力。比较典型的,依然是上海卷,浙江卷。全国新高考Ⅱ卷“人字的写法”,则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既可以谈理想,也可以谈生活谈哲理。

特点三∶ 重视真情实感和思辨能力。

近些年来的作文特点,从作文试卷来看,宏大叙事在主流。但这一主体的特点,并没有让个人情感无处安放。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除了唱时代的雄伟歌声,也有不少抒发个人真情实感的作文。这些作文表达了健康积极的真情实感,最典型的是北京卷的记叙文,近些年来一直呈现这样的特点,去年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该继续。

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除了情感的,更注重理想的抒发,更重视哲理的阐释。

典型的如天津卷“纪念日”,再如全国新高考Ⅰ卷,通过一则百年前关于体育的材料,让考生做关于“强”与“弱”的思辨。

特点四∶文化底蕴与多元表达

光有材料是不够的,还要有作文的理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要有文化底蕴,要有创新思维以及手法所支撑的多元表达。

“人字的写法”,“体育之强弱”,“纪念日”,这些道题目,如果仔细的研究,就一定会发现,里面既有相关的知识,更有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综合起来对于命题方向的考查。

对2022年备考的启发。

9道试题,各有各的特色,或源于历史, 或关注当下,或指向未来,或兼而有之。试题有足够的空间,要想考得好些,得去阅读经典,得去感知时代,得去思考历史,得有判断能力,得有道德情操……如此才能灵活辩证的分析问题,才能挖掘事物的多重含义,多元价值。

还得强调,唯有具备人文眼光,才能灵活解答试题。

而总体的特点来看,2021年虽然没有考大家应用文体,但这并不意味着2022年会放弃这些——之前说过,考题是不能一味重复过去的,既然之前几年连续考过,2021年放一放,是说的过去的。2022年乃至以后,这些题型回到考卷中,还是大概率事件。

从"我"的视角,进行个性化表达。注重四个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是新课标的要求,是今后语文教育的方向,更是作文命题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