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拟新增本科专业最多的高校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共涉及到5个新专业,分别是艺术治疗、壁画、社会设计、生态危机设计、科技艺术。你可能会注意到,中央美院拟新增的专业,结合了多个领域,比如:“科技”与“艺术”、“生态危机”与“设计”……这些新专业的就业情况又怎么样?

中央美术学院拟新增5个专业 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难度降低

No.1

社会设计

社会设计方向致力于在不同的规模尺度下,洞察具体问题在“社会过程”中的系统运作,找到并时刻关注影响其变化的杠杆点,并用美学加叙事的设计语言进行传播,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

培养目标:“社会设计”专业坚持设计学与社会学交叉融合的发展特征,培养能够将设计、技术、经济与社会等知识融合创新,从产品、服务、系统、模式、价值等多维度对经济社会优质发展提出创新设计解决方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以进入城市更新与城乡融合设计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与产品创新领域、乡村振兴与设计助力脱贫领域、各种社会组织、教育机构、美术馆、养老机构等。

No.2

科技艺术

科技艺术专业与艺术与科技专业大不相同,科技艺术专业主要涉及美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专业,侧重于思维方式的融合。

培养目标:急需培养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科技艺术人才,从而缓解艺术的就业压力。因此,增设科技艺术专业,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互联网、交互媒体、混合现实、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工作,或者在教育领域,包括高校教学科创、科普美育、儿童创造力开发、科技艺术博物馆教育等。

No.3

艺术治疗

艺术专业中最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的专业恐怕非艺术治疗莫属了,艺术治疗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通过使用非语言的媒介去探索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具有良好道德、具有高水平的艺术治疗专业人才梯队,满足社会服务、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需求。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以在社会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艺术治疗方面工作。

No.4

生态危机设计

生态危机设计是时代背景下以自然和生命为本的新兴设计学科,是兼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复杂性、生物性和范式转换的新领域。

2020年开始的全球疫情大流行,让大众重新将视野从高科技发展中抽离出来,并聚焦在人类环境、气候危机、流行病、生态变异等问题上来。

培养目标:“生态危机设计”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在“危机设计”、“生态图谱”“弹性城市”和“潜行科技”四大领域的深耕。

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可以撬动资源的全域设计师,并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不同类型的组织中,更新设计文化,引领变革,定义未来之设计。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以进各种公益组织、气候变化相关政府部门、新材料研发公司、研究所、智慧城市相关公司、合成生物学与设计交叉领域的相关公司、美术馆等。

其他新增艺术类专业

从上述名单来看,四川美院和广州美院本次无论博士点还是本科专业的申报都颇为与时俱进。

教育部表示将大力发展美育,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必将产生人才缺口,此时将原本包含在美术学内的美术教育方向单列为专业,通过的可能性极大。

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好就业?

No.1

数字媒体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它涵盖面很大,与现在国内短缺的影视广告、CG插画、动画设计、甚至三维设计的人才,都可以直接挂钩。因为大多数技术都是设计领域的前沿,所以该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

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连续3年获得绿牌,成为就业势头最好的艺术类专业。

No.2

产品设计

现在,许多企业已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今天的文化、艺术、食品、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设计问题,谁的设计有创新能取胜,谁就能赢得市场。各行各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

No.3

视觉传达设计

不少从业人员表示,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表现力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

视觉传达设计在就业方向上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二维平面设计,例如,标志设计、插图设计、海报设计等;二是三维立体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等;三是四维设计,例如,舞台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

No.4

美术学

今年师范专业火出圈,由于美术类专业和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各校的就业率也会不同,不同专业发展空间也不一样。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后,成为一名美术老师,还有一部分同学考虑到培训机构、画室任教。

No.5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的就业前景如何还要看学生自身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怎样的规划,总体来说就业面十分广泛,因为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学习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艺术,感悟艺术、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美学品位和艺术鉴赏力。

美育的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将审美的理念渗透于各个学科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