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中削弱论证题型常让同学们一头雾水,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解开迷雾,小编总结了行测判断推理重点知识点,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1. 直言命题解题要领

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全称量词一般用“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特称量词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一般用“某个”表示。

直言命题的分类: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或者a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是P,或者a不是P。

直言命题与概念的关系

对当关系分为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①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三组矛盾关系:

“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

“所有S不都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当直言命题前面加上“并非”时,为负直言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

“并非所有S都是P”=“有些S不是P”

“并非所有S不都是P”和“有些S是P”

“并非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②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可以同真。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③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可以同假。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④从属关系:可同真,可同假。

从真的方面,特称从属于全称,全称真则特称真;在假的方面,全称从属于特称,特称假则全称假。

全称肯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单程否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

变形方式

①换质推理:谓项改为与原来相矛盾的概念。

“所有S是P”----“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所有S是非P”

“有些S是P”----“有些S不是非P”

“有些S不是P”----“有些S是非P”

②换位推理: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所有S是P”-----“有些P是S”

“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有些S是P”-----“有些P不是S”

“有些S不是P”-----“有些P不是S”--×,换位无效

③完全换质位推理

注意特殊量词:“少数”“大部分”“一半”

三段论推理

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涉及三个概念。

看两个前提条件是否都为特称直言命题—一特得特

看两个前提条件是否都为否定—一否得否

两个前提都为特,推不出结论

两个前提都为否,退不出结论

2.复言命题解题要领

公考行测备考篇5 判断推理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公考行测备考篇5 判断推理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公考行测备考篇5 判断推理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公考行测备考篇5 判断推理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3. 模态命题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

不必然=可能不

不必然不=可能

不可能=必然不

不可能不=必然

4. 可能性推理全攻略

论据---论证方式---->论点

(1)论题方面的规则

论题应当清楚、明白

论题应当保持同一

(2)论据方面的规则

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

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考论点的真实性来论证

(3)论证方式方面的规则

推不出情况:

违反推理规则

无关推论

以偏概全

论据不充分

以人为据

5.削弱型题目

提问方式:

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③“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

④“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1)怎样削弱论点:如果是直接削弱论点,那么首先要搞清楚题干中的论点是什么,有时,题干中会出现两种观点,此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反驳或削弱的是哪一个观点。

(2)如何削弱论据:①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样本数量不足,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②直接削弱论据,直接推翻论据。

(3)如何削弱论证关系:①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②因果倒置

程度:直接虚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

6.加强型题目

提问方式:

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论证?”

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论证?”

③“以下哪项最能加强上述反驳?”

④“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给上述断言以最大的支持?”

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使人有理由在两个假声中更相信后者?”

⑦“以上事实最好地支持了下面哪项?”

也有可能会出现“最不能加强”的字样

加强论据时,可以加强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包括样本数量非常充足和样本选择十分正确,具有代表性。

从反面加强题干:一是前提不存在时,结论也不存在;二是前提出现相反情况时,结论也相反。

7.前提性题目

提问方式:

①“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②“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③“为使上述结论成立,以下哪项陈述必须为真?”

④“为使上述论证能够成立,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反向代入法

8.解释型题目

提问方式:

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不能)解释上述行为?”

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不能)解释上述矛盾的现象?”

③“以上论断最适宜(不能)解释以下哪种情况?”

一方面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常识,另一方面,全面思考。

9.评价性题目

提问方式:

①“对以下哪项问题的回答,最有助于评价上述论证?”

②“以下哪项是二人争论的焦点?”

③“以下哪项恰当地概括了题干的论证方式?”

④“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

⑤“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正确的选项一定是对这个问句的正反两方面的回答都起作用。

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由于题干往往是三段论、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等,所以做这类题目往往需要用到必然性推理知识。可以将题干和选项都简化为选项和关联词构成的橛子结构,对比题干和选项的句子结构,找到一个与题干最为类似的选项。

10.结论型题目

提问方式:

①“从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②“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③“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④“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⑤“以下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分析判断: ①是否与题干信息点相矛盾

②是或然性还是必然性

③是否偷换概念

④条件的适用范围是否改变

⑤是否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公考行测备考篇1 明确行测考试内容五大题型

公考行测备考篇2 答题顺序先易后难

公考行测备考篇3 常识判断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公考行测备考篇4 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重点知识汇总(一)

公考行测备考篇4 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重点知识汇总(二)

公考行测备考复习篇5 数量关系复习重点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