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上岸难不难 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
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8-2020年间,研究生整体的报录比集中在3:1到4:1之间,也就是平均3、4个考生就有一个能成功上岸,这样看起来好像研究生并没有多难考。那为何说考研上岸很难?别说一次上岸,不少人“二战”“三战”都没考上?
事实上,“上岸难”更多取决于考生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如前所述,名校动辄几万人报名,可真正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人却是寥寥。要是碰上热门专业,几百人竞争几个录取名额也是常有的事,绝大部分人成为陪跑者。
人数创新高
公布数据的高校,其考研报名人数绝大多数都创新高。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一如既往是考研热门院校,报考人数超两万;与此同时,一些双非院校也越来越受青睐,“最火双非”深圳大学,27966的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江西农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长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报考人数也涨幅超过了50%。
按这个趋势,2022年考研人数超400万完全在意料之中。
2022年考研人数增加,其实各高校公布的考研报考人数早有端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已有36所高校公布了2022年报考本校研究生的人数。
往届生占比迅速提升
考研队伍近几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迅速。而这一现象无论是在“双一流”高校,还是“双非”高校,都无比明显。
以“双一流”高校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
再看非双一流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
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往届生对目前的职业状况不满意,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而如今专硕大面积扩招、研究生教育方向更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偏好,也利好往届生考研、符合往届生的读研预期。但另一方面,往届生报考人数的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度和考研难度。
留学生加入考研队伍
此外,疫情影响之下,一些原本准备留学的同学也被迫放弃留学计划,加入考研大军。在南京大学2020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70.94%的同学表示疫情会影响其出国留学的意愿。
双减政策下教育相关人员加入考研大军
对于2022年,还有一个新的群体加入考研大军。随着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培行业发生了重大改变,众多机构纷纷关停,很多教培人离岗待业。无论是换行业还是进入学校当“正式”老师,在这个档口考个研缓冲一下都不失为良策。
教培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惊人,有专业机构估计大约有千万级别的人员从事该行业。只要里面的一小部分选择考研,都是一个巨大数目。
考研为何如此内卷
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考研、读研的初衷,早已不再是单纯想做学术、搞科研,而是提升学历、更好就业。考研热背后折射出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疫情持续,就业形势更为不乐观。
劳动力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比如,现在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尤其在一线城市,中小学老师的学历要求甚至是硕士起步,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所谓考研内卷,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就业内卷。考研,某种程度是对就业焦虑的掩饰。
在考研界,谁不来两句“内卷”?是的,考研太难了,考研人数持续增长,推免人数逐年攀升,往届生、教培人加入内卷。考研是一条熙熙攘攘的路,考研人晨曦未至而起,日暮深沉不眠,日复一日在书桌的方寸之地孤独作战。
考研内卷如此严重,要问考研人何去何从?当选择踏上考研这辆列车,考研人已经退无可退,既然决定坚持,那就拼尽全力,以笔为枪,为梦而战。加油吧,考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