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大纲解读 2022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与2021考研大纲相比,2022考研大纲有很大变化。今年大纲发布时间是9月份。根据前两年报考数据预测,今年的报考人数应该会进一步增多,可以预想今年的考试难度。
变化解读
1.新增考点“86个”
2022大纲新增86个考点,减少2个考点,约1108个。新增考点占总考点的8%左右。
其中,教原和教研变化最大。
2.新增题型“情境题”
2022大纲在“试卷题型结构”部分,添加说明“简答题含情境问题,要求根据提问简要作答。”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出题形式更为灵活,死记硬背很难拿高分,需要同学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大纲第44页还罗列了可能的真题样例。比如,利用“两难故事”的情境考察道德理论,“中学采用不同教学法”的情境考察教育研究法步骤和统计方法。
3.教研新增“教育叙事研究”
教研新增第八章“教育叙事研究”,共计15个考点。这个知识点属于相对比较新的教育研究方法,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中小学校本研修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中有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结合教育研究和实践。
今年大纲新增这个考点,也可看出对于教育学本身专业功底的考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在宁虹《教育研究导论》这本教材中,需要同学们补充学习。
4.深入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
今年的新大纲,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第三章新增了考点“学习与脑”其中设计到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记忆与大脑加工”等。可见今年的考情有倾向心理学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做到活学活用。
5.表述更明确,更体现我国特色
比如,教原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与改革”,第七章“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及其演变。”等都反映出结合我国特色和国情的考查。
再如,全面发展教育由“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为2022年“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在不同教材有多种表述,《十二校联编》里是“德智体美”,王道俊《教育学》里是“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
而本次大纲明确为“德智体美劳”,也是把这个考点的内涵更为具体和明确。习主席曾在某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马工程的《教育学原理》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大纲表述一样,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关注这本教材,今年很多院校(如河北师大333)已经在大纲中明确指定了这本书,教育学本科也逐渐强调这本书为在读必学教材。
6.特别关注教育热点和新型教育改革
今年新大纲中尤其关注职业教育,在教原第五章和中教史第十章均有体现。另外,新增“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混合教学”“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等前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占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1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2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说明:简答题含情境问题,要求根据提问简要作答。
考点数量和各科目分布
2022考研大纲总考点约1104个,新增90个考点,减少2个考点。新增考点占总考点的8%左右。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部分的考点最多,约288个,新增31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部分的考点约443个,中教史约210个,新增4个考点;外教史约230个,新增17个考点。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的考点约145个。新增10个考点;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的考点约232个,新增26个考点,第八章为新增章节;减少2个考点;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
各科目特点解析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部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约100分,占到了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总分300分中的三分之一,因此它是教育学考研的核心科目。
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比较庞杂,理论化知识多,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以理解为主,在理解基础上重点记忆。
考生要对教育学原理有一个总体性、框架性的了解,复习要大面积撒网,因为历年真题中知识点的覆盖面很广。
建议考生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适当关注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前沿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实际问题,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第二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与改革”、第三章的“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生态功能”、第八章“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等均反映了考试性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热点。
如此说来,平时多注意、多留心教育实践的热点还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部分的分值共占100分左右,基本和教育学原理的分值相当。偏向于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是单一出题。
考生在备考教育史的时候要紧紧把握两条线: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在这两条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也可以进行横向的中外教育比对。
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教育制度史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要与朝代联系,外国制度史要与国别联系。
在历年真题中,中教史的客观题考察范围广泛,考生在备考时要大面积撒网。主观题主要集中在私学兴起时期的各个教育家、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等。外教史部分则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复习中外教育史一定要细致,尊重历史,不可含糊,记清楚哪位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哪个学校类型是哪个时代的。除了肯花时间、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解去识记。比如运用台阶图学习、表格记忆法等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在统考中必做题占约40分的量,而在选做题中也有一个30分的论述题,因此也要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
对于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教育心理学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包含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就很难理解。
所以考生要对教育心理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备考时把所复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来,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融会贯通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也是尤为重要,毕竟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它在实际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部分几乎每章都是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看出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比较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考生要下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在考研中占有必答题约30分左右,而选答题也有一道大题,供学生选择,在选择题中也有7道左右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所以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进行重点复习。
教育研究方法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其中比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是动手操作性强的知识点。
近几年真题中论述题的部分大都与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有关,建议考生重视对教育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部分的理解和运用,最好在复习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大纲中还有一些知识点虽然不一定会考查,但是是同学们读研期间必然会用到的基本技能,比如spss在教育资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因此,提醒大家高效复习,切不可迷失在巨多的考点中,偏离重点,徒劳无功。
教育学统考311命题规律
(一)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变换题型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展。
如,2013年考查选择题“广文馆重视科举考试”,2021年选择题“唐代面向科举考试设立的学校是广文馆”。这几乎是原题复现。
(二)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虽然某些知识点不常考查,但在复习时要全面,重基础。
如,2007-26,2008-29,2012-33,2014-31,2018-30,2021-33等都在考查苏联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这属于常考知识点。
再如,太学、文翁兴学和鸿都门学的先后顺序,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验证了一句话,天道酬勤。投机取巧不可取,踏踏实实才必胜。
因此,提醒咱们2022考生继续加油,打牢基础,不放掉细节知识点和不太可能考查到的知识点,不在考前“捉襟见肘”,把知识点“横扫而光”,以增加考上的胜算!
(三)关注教育热点和实事,胜算会更大。
2021年论述题第54题,分值30分,考查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等,如果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关注教育热点话题,这道题会更得心应手。
对于2022考研,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双减”等教育政策。同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教育史上的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成功经验,也要特别留意。
(四)个别题目难度较大,整合性强。
2021年分析论述题55题需要把孔子、墨子和庄子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题目不是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之后便可作答出来的。
再比如,论述题56题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也体现了学科整合。同学们需要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多获取一些答题技巧和思路。
(五)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历年真题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如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
2018年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相比难度突然升级。
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