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1日),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星”。这一编号被很多华科学子称为:“宇宙级浪漫”。今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70周年校庆,这份来自太空的礼物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珍贵。其编号也非常有寓意,52谐音“吾爱”,而487则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教育部中的备案编号一致,两者相互呼应,寄托着爱校之情。

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命名52487号小行星 为何华科能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及网友纷纷表达:“追星就追华科”“璀璨星空里,无数颗闪耀的星星就像华中大无数优秀学子在各行各业熠熠生辉,为祖国繁荣昌盛发光发热!”“好棒啊!等我一定考进来!”

“华中科技大星”的“诞生地”是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1995年12月6日由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观测发现(1995 XO2),发现者为原国家天文馆馆长朱进团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轨道周期3.37年。

截至2022年3月21日,在我国,有16所大学以“大学校名”命名小行星,在遥远的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与它们相连。

16颗以大学校名命名的星星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星

“北京大学星”是第一颗以中国大学命名的小行星。“北京大学”星是由北京大学校友陈建生院士和他领导的北京天文台观测宇宙学课题小组发现的,小行星的国际永久编号为:第7072号小行星。

2000年10月14日:北师大星

在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迎来百岁生日之即,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编号8050的小行星将正式被命名为“北师大星”。

2002年5月16日:南京大学星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为“南京大学星”。

2004年10月17日:山东大学星

国家天文台在济南宣读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关于“山东大学星”的命名公报,“山东大学星”成为第四颗由我国发现并以高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

2008年9月20日:中国科大星

国家天文台选定编号为19298这颗于1996年9月20日即中国科技大学校庆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国科大星”。

2010年3月30日:哈工大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69493号通知国际社会,正式将小行星1996LN命名为“哈工大星”。

201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星

“清华大学星”是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以“清华大学”命名的一颗小行星,这颗行星的永久编号为16982号。

2011年11月12日:中大星

“中大星”小行星是叶泉志在2007年7月21日发现的,永久编号为241113,与中大校庆日十分接近。巧合的是,国际天文联合会是在2011年11月12日宣布批准241113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大星”,这一天刚好就是中山大学的校庆日。

2012年10月25日:北航星

“北航星”是指为庆祝北航建校60周年华诞,国家天文台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于1995年10月25日发现并命名为“北航星”的永久编号为09830的小行星。

2013年5月21日:浙江大学星

“浙江大学星”,属于主带小行星,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郑存怀校友提议命名,2013年5月21日,浙江大学116周年校庆日的时候,浙江大学专门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

2018年12月31日:央美星

2018年12月31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110635号向国际社会宣布,正式命名为“央美星”,国际永久编号第118418号。

2018年8月:天津大学星

201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天津大学星(Tianjindaxue)”。

2018年10月14日:国科大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40周年校庆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收获了一份来自星空的生日礼物——浩瀚宇宙间从此有了一颗“国科大星”。

2021年9月4日 :三峡大学星

2021年9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6319号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委员会(CSBN)批准,正式命名为“三峡大学星”。

2021年7月4日:南师大星

“南师大星”由紫金山天文台科学家在盱眙天文观测站通过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2019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名将216446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师大星”,2021年7月4日该提名正式通过国际批复。

2022年3月21日:华中科技大星

2022年3月21日,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华中科技大星”。

小行星如何被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被国际公认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小行星发现者获得命名权及命名小行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认可、审批程序。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以及永久不可更改性,能获得小行星命名,已是世界公认的殊荣。

小行星的命名是一种崇高的国际荣誉,一般只授予对国家经济、社会、天文等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赵长印曾表示,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提名命名的天体,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 ,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

为何华科能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今年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庆70周年,获得小行星命名权不仅是崇高的荣誉,更代表着对学校的肯定。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彰显担当。学校积极推动物理、天文和空间科学等交叉学科发展。

1983年10月,学校开始筹建实验室天体物理教研室(挂靠物理系),1996年组建天体物理团队,2014年在物理学院成立粒子与天体物理研究所,2019年正式成立天文系,开启了中国中部地区天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先河。2014年3月,罗俊院士在校提出“空间引力波天琴计划”,2019年天琴一号顺利发射,开启了测地观天新事业。2020年加入“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2021年成立国家天文台-华中科技大学“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天眼FAST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