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一直是中国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很多同学高考英语能达到100分以上就已经谢天谢地,更别说是考到140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985学霸分享的高考英语提分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英语提分攻略 高考英语140分只要理解这几点

我高三时最好的科目就是英语,2017年全国二卷重庆考生英语147,高三下学期英语平均成绩145+,印象中只有4次下过145,最惨的一次考了139分。

关键是刚进高三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算好,但我在几乎没听英语课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节奏花了半年时间便让成绩稳定在了这个水平。

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因为提分心切又爱琢磨的我当时想明白了学校安排的英语复习其实是不合理的,并且我很确定自己的方式是更高效的策略。

最后证明我是对的,半年彻底突破了英语,后面近两百天没听课甚至连作业都很少写,除了把早读和英语课用来完成滚动复习之外没在英语上花费额外的时间,这让我有机会把时间都用来搞拉胯的物理和数学。

很多建议说“语文和英语是你从进入高三开始就必须重视的科目,因为靠积累的科目很难短期突破。”

这话没错,但很多人听别人说话从来只听一半导致他们天真得一批

“需要积累不等于你只要被动地跟着老师佛系学习就可以期待某天英语成绩突然好起来。”

没有变化会突然发生,没有变化会在你不刻意用心时发生。英语需要积累但积累需要你用心去突破,这件事越早越好但也需要科学的方法。

今天我想把当初半年突破英语的全部思考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1.英语的核心逻辑

你问任何一个英语学霸他们是怎么考好的,答案都是——“语感”。

这是个很迷人也很气人的词,迷人在于有语感的人做英语总是读完题目立马就反应出了答案是什么;气人在于“语感”这个词从来都是高三学生的迷思,自己不会,老师不教,同学也说不清楚,最终变成心中可遇不可求的期待。

到最后很多人都在问:

“语感”究竟是天赋还是可以培养的能力呢?

这个问题不用争论了,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语感就是一项可以通过训练培养起来的能力,并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培养起来的能力。

天赋当然会带来一点影响但和科学系统的训练相比,那点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高三后期的我就是用语感答题的英语学霸,题读完直接选答案,2个小时的试卷1小时20分钟完卷成绩还名列前茅,但刚进高三的我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的语感就是从无到有培养起来的。

毕业后我一直在思考所谓“语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培养到底又该如何培养?三年过去终于有了些眉目,而关于“语感”的系统培养方法论就是我认为突破高考英语真正的核心所在。

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高考突破指南”,更是“超级语感培养教程”,在这个别人不敢触碰的话题里我会从英语学习的本质和底层逻辑入手,给你提供最可行的“学霸语感”培养指导,认真看完长期实践,你也能像英语学霸那样写意又高分地答题。

一共三个步骤:

· 打好基础 —— 提升理解能力,为后续训练打下基础

· 拆分突破 —— 突破背诵难关,从脑神经科学角度教你培养完善英语语感

· 循环复习 —— 强化神经回路,巩固复习查漏补缺让英语试卷无处可错

前两个步骤70天短期集中突破,第三个步骤细水长流到高考,三步做好了“高考英语140就跟玩儿一样”。

我知道三个步骤的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那是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其他更炫酷的名字了,如果读完文章你们有建议可以在评论区或者私聊告诉我,我很愿意让这篇文章成为和大家一起的完成的“共创文章”,

先不管名字如何,关键是魔鬼在细节之中,接下来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底层逻辑的呈现都是你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不信走着瞧。

2.“语感”的本质

要培养语感,先弄清楚“语感”到底是什么,为了说清楚我们要先了解学习的本质。

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学知识,而知识无非就是各种信息。既然都说学习要过脑子,那请问你认为那些被我们掌握的知识在我们大脑里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

我猜大多数人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那我换个问法:

我们经常把大脑比喻成计算机,那请问你认为知识在大脑里是以硬件还是软件的形式存在的呢?

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软件”,但正确答案是“硬件”,用大家听了可能会坐立不安的话说

“我们学的所有知识都是长在脑子里的。”

什么意思呢?为了方便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模型来解释。

我们都知道大脑里有很多神经细胞(也称作神经元),而我们每掌握一个新知识点就是在大脑里激活了一个或多个与这个知识点对应的神经元(为了方便讨论,下文我们均只考虑一个神经元)。

猴子大脑里有专门负责“数字”的“数字神经元”,当猴子看到面前有9个香蕉,他大脑里专门负责“9”这个数字的数字神经元便被激活,于是猴子便在大脑里产生了“9”这个意识。

人比猴子更高级,但大抵也如此。

所以“所谓学习知识就是为信息在脑中找到神经元对应的过程,一旦找到这个神经元也就变成了这个知识的代理人,同时也就相当于将知识以神经细胞的方式长在了脑子里。”

这就是我说知识其实是硬件的原因。

而仅仅学习一堆孤立的知识点是绝不足以应对高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应题型的思维、解题惯用的方法套路包括由基础知识点引申出来的重难点易错点也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如果单个的知识点还算具体可感所以我们可以接受他们在脑中以硬件的形式存在,那这些更加虚无缥缈的知识联系和套路思维是否是以“软件”的形式存在的呢?

也不是,依然是硬件。

不过并非神经元本身,而是神经元通过自身的突触把自己和其他的神经元连接起来。

总结起来,知识点对应神经元,而知识在逻辑上的联系对应的是神经元之间物理上长在一起的突触连接。

知识有实体,关系有联系,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物理的。

所以统一的结论就是“任何形式的知识都是长在我们大脑中的”。

有了这个视角,神经元加上连接他们的突触连接便一起构成了一个周密的神经网络。

你知道这个神经网络在不懂神经科学的高中老师口中叫什么吗?没错,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

我原创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灯泡-电线模型”:学习知识点就像是点亮一个又一个灯泡,理解知识的联系掌握解题的套路就是在相关的灯泡之间连上一根细长的电线。

这个“灯泡-电线模型”的关键在于:

· 知识掌握得多脑中点亮的灯泡就多

· 知识掌握得牢脑中的灯泡就亮

· 方法套路掌握得多灯泡间连上的电线就多

· 方法套路掌握得越牢灯泡间的电线就就越粗壮导电性能也越好

而其中最最关键的是:因为电线是导电的,所以当某个灯泡亮起时,已经与其通过电线相连的灯泡也都会跟着亮起来。

这句话极其重要,建议大家多看几遍,后面你们就会知道他的厉害了!

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一起看看所谓“解题”是怎么回事:

看到一个题目,通过审题分析我们一定会将其对应到此前学过的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上,于是在题干的刺激下脑中与相关知识点直接相关的灯泡就亮了起来。

又因为灯泡间电线的导电效应,提前就与这些灯泡连好电线的其他灯泡随即也会亮起来,最终在题干的刺激下我们的脑中其实分先后地点亮了一大片灯泡网络。

解答一道题目需要综合应用多个知识点及相应的解题套路,只要得出这道题目正确答案需要用到的所有灯泡都被包含进了已经点亮的灯泡网络中,那么这个题目就成功地被我做出来了。

倘若脑中原本就没有得出答案所需要的全部灯泡或者由于你的电线不够丰富导致某个灯泡被题干点亮后无法顺利点亮其他被需要的灯泡那这道题目你就解不出来。

简单总结顺利解题的过程就是:读题审题 — 点亮与题干紧密相关的作为起点的灯泡 — 起点灯泡通过提前连好的电线带亮整个与之相关的灯泡网络 — 如果答案所需的所有灯泡都已经亮起 — 顺利解答题目

由于整个流程发生在大脑里而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极快,于是只要过程顺利那在不涉及繁琐计算的情况下外界看起来其实就是读完题立刻就反应出了正确答案。

考知识点解题没有计算…毫无疑问,英语这个科目尤其适合如此。

这样看考试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脑子里的灯泡在电线的影响之下亮了又熄熄了又亮的过程,只不过不同的题目点亮的灯泡区域不同而已。

现在你反应过来了吗?其实上面论述的“灯泡-电线模型”以及解题和考试的本质过程已经深刻说明了平时我们觉得玄而又玄的语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语感好的人通过平时的练习,在针对不同题型的不同区域都点亮了足够多足够亮的灯泡并在灯泡之间连接上了足够错综复杂的电线。

于是不管面对的是阅读理解还是完形填空,区域里过去以单词积累、语法知识、易错坑点等形式长在脑子里的灯泡早就翘首以待。

只要读完题目点亮了其中任何一个作为起点的灯泡,极短的时间内特定区域里的灯泡就都在电线的带动下全部亮了起来。

只要原本备好的网络足够全面便能保证解答具体题目所需要灯泡都在这个网络中,那很自然的,这道题目的答案压根就不需要思考直接就能反应出来。

所以有语感的人做题不过是在早已存在的灯泡网络里挑选出最合适的那个去应用然后直接反应出答案罢了。

与之对应,什么叫没有语感呢?

就是针对英语的题目类型,脑中要么没有提前做好足够丰富的灯泡准备,要么灯泡之间没有连上足够丰富的电线。

比如针对完形填空这道题目,原本你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比如短语搭配、固定用法、习惯表达等等)总共有200个,但你脑中一共就只装进去了30个灯泡或者装进去了200个灯泡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用可靠的电线(完型解题技巧、常见分析逻辑)连接起来。

结果就是,当作为起点的灯泡被点亮时,要么只有仅有的30个灯泡被一起带亮要么由于电线缺失导致明明有200个却也只被带亮了30个,这种时候一旦题目考察需要你使用其他170个灯泡里的某一个你就懵了。

反应不出来,那怎么办呢?你只能推理,你必须基于点亮的30个去推断这道题目需要的灯泡可能是什么样子。

不过很遗憾,英语这门学科的知识点之间原本就没有有力的逻辑联系而是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要素。所以这里所谓的推理大多数情况的表现都仅仅是猜测而已。

想想看吧,英语考试里你遇到的各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两个都对的矛盾是不是几乎全都根植于此。

所以没有语感的人做题是在数量不足电线残破的灯泡网络基础上现场推理甚至是猜测。

两个一对比,一个是反应一个是推理,谁快谁慢显而易见;一个是提取一个是猜测,谁正确率高我们也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么是学霸呢?

所谓学霸无非就是脑子里的灯泡足够多并且足够亮,同时灯泡间的电线足够密集且粗壮的那群人罢了。

如果你想像英语学霸一样做题快分数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一样做一个有语感的人,具体说也就是让自己脑中针对英语各类题型的灯泡区域中都有又多又亮的灯泡以及又密又牢的电线。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