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问清楚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可以试着把问题换成“今天在幼儿园,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玩什么新玩具了吗?”这样更具体、更容易延伸的问题。如果孩子回答“是”,我们可以继续问,玩了什么,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玩的时候大家表现如何,开不开心……这样延伸下去,孩子的话匣子可能就打开了。

实际上成人的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思维方式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因为年龄与记忆的限制孩子可能无法表达清楚家长想要了解的问题,所以这些具体的、甚至是不涉及孩子本身的问题,对于那些不太会主动表达,敏感羞怯的孩子,可能更加适用。家长要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1、你想了解的≠娃想说的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小朋友来说,家长想了解的东西,大概率不等于小朋友想要和我们说的东西。

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兴奋地向父母讲述幼儿园的新玩具,但父母却想了解孩子饭吃的好不好,午觉睡得如何;一年级的小朋友可能会急于向父母描述自己的新同桌,但家长却想知道孩子上课是否听得懂,老师是否和蔼可亲。

对于2-7岁的孩子来说,“自我中心化”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只从自己的想法、观点去认识、理解、描述事物,而不管他人是否感兴趣和理解,是他们的正常状态[1]。

这种亲子沟通期待上的错位,是天然存在的。

2、问话的时机和方式没把握好

有些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好像不愿意和大人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即便家长问了,似乎也不能详细地描述学校的情况,不太会说……

这种情况当然和孩子的表达能力、个性特征都有关。语言表达能力强、个性外向喜欢聊天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积极和父母沟通学校的情况。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时机、问话的方式、语气神态、沟通技巧等,也对孩子的“表达欲”、“表达能力”影响颇多。

举个例子,刚出幼儿园大门,就开始发问:“今天开心吗?玩什么游戏了?老师对你好吗?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

仔细想想,这个时机和问话方式并不算太好。孩子刚从不熟悉的学校环境回到父母身边,可能有兴奋也可能有些焦虑,他们也许更需要一个拥抱,一段没有太多“追问”的陪伴,以及对自己勇敢度过了在新环境中第一天的肯定和鼓励。

在孩子的各种情绪还没有彻底释放之前,就这样密集提问,有可能让孩子一下子陷入宕机状态。

3、问题本身就是“无效问题”

一个遗憾的事实是,有不少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都曾问过“无效问题”。

你以为你问了,其实可能并没有。比如:

那些太过泛泛、不具体的问题;

全靠主观判断,很难印证真实性的问题;

答案封闭且缺乏延伸性的问题;

或者本身有情感导向的问题。

举个例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属于不具体、依赖主观判断、答案封闭的问题。孩子除了回答开心或不开心之外,好像很难主动延伸出其他方面的描述。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啥也说不出来,是我们没有给孩子递上那个继续说下去的“话茬子”啊!

了解了和孩子沟通的时机,以及“无效问题”的范例后,我们再来看看想要“有效沟通”,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1、重塑沟通态度,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和孩子沟通的态度至关重要。

无论孩子一开始说出来的是不是我们想了解的内容,我们都要表现出相当关心并兴趣盎然。哪怕孩子说出的事情很无趣或者让我们担心(比如被老师忽视),也要在听的过程中保持耐心、温和、镇定,尽量不催促或打断孩子。

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这次沟通是安全的,才能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直到说出我们期待的信息。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耐心,他们可能说得颠三倒四没有重点,这时我们需要复述并帮助孩子理清逻辑,这样既能表现“感兴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表达更有信心[2]。

2、从孩子“愿意”说的入手,逐步积攒沟通“素材”

有时候,孩子说出的内容和我们期待的相距甚远,家长们可能会觉得“无用”而失去兴趣。但要知道,只有从孩子愿意说的东西入手,才能逐步积攒到素材,从而用引导的方式来让孩子说出“有用”信息。

举个例子,你想了解孩子午餐吃了什么,吃的怎么样?可孩子一直在说毛绒玩具有多好玩。那可以试着这样问:“宝宝很喜欢这个毛绒玩具吧?有没有在玩的时候好好照顾它?给它梳梳毛或者喂喂饭?说到喂饭,宝宝中午吃了什么呀,吃得像不像毛绒玩具那样香甜?”

同理,上小学的孩子可能一直在说同桌有本和他一样的课外书,但你想了解孩子听课是否能听懂。

那我们可以这样问:“你们喜欢的这本书上,有没有你们看不懂的字和句子?遇到的时候你们两都是怎么处理的?也可以问问老师哦!说到老师,今天老师讲课时,有你听不懂的东西吗?”

谨记,引导技巧再多,如果没有孩子一开始愿意说出来的内容,也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

3、学校情景还原,让孩子从“角色入戏”到表达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过家家游戏的方式进行“情景还原”。

直接沟通时,孩子可能无法准确回忆起在学校的细节,但一旦进入情景游戏,就很容易触动孩子的记忆。

而且,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了解一些特定情境下,老师的应对方式和班级的氛围,由此我们就可以结合孩子的个性,大致推断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

通常,我会邀请女儿一起玩她当老师我当同学的游戏,我会按照她描述的幼儿园大致活动环节来推进游戏。比如在户外玩耍时,我佯装摔倒,看看女儿扮演的老师会如何处理。

还会用一些我“假想”的不良处理方式来迷惑女儿(比如批评小朋友为什么如此不小心),她就会在纠正我的过程中,模仿、展示出老师、同学的真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