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春分的重要性堪比春节 古人重视春分的原因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春分对古人最大的影响在历法和农业生产上,春分前后龙角星在黄昏时出现(即所谓“登天”“龙抬头”),是农事全面开始的信号,农谚称“二月雨水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麦到春分昼夜长”“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得调整,正式进入“春季模式”。汉朝时流行的《易纬·乾凿度》称:“方此之时,天地交,万物通,所以顺四时,法天地之道。”意思是说,春分到来后,应适应自然,跟着时序走。过去还有“春分迎日”的风俗:“引寅宾日出,皆谓春分。”
古人特别看重春分,皆由昼夜等长现象而来。在儒道家看来,春分与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平衡”的两个节气,古人称为“中”或“和”,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传五代钟离权所撰道家著作《灵宝毕法》亦称:“是时,阴中阳半,其气为温,而时当为春分之节。”
春分时古人最迷信的天体是太阳,故有春分“祭日”的习俗,与秋分“祭月”应对。春分祭日从秦汉至明清都是“国礼”之一,先秦时期的《礼记·郊特牲》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风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民间则有春分“竖鸡子”“食汤圆”等习俗,为什么要吃汤圆呢?说是“粘雀子嘴”,祈庄稼免遭麻雀破坏,实际上鸡蛋和汤圆与太阳有相似的形状,隐含祭日风俗。
春分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春困”,所以古人强调要“心态平和”和“午休”。清《遵生八信笺·二月修养法》称:“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
春分后虽然莺歌燕舞,草长花香,但气温并不太稳定,易出现俗称的“倒春寒”,有“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说。因此,古人还有针对性地提出这一时节的修身养性和身体保健方法。《太平御览·时序部五》引《齐人月令》称:“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齐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其中的“衣夹衣”和“导引”意思是,要注意保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春分”节候有何不同
春分过后,意味着春天最美的时候到来了。古人找出3种代表性自然现象作为“春分”至下一节气“清明”这15天的物候特征,谓之“春分三候”。《逸周书·时训解》称:“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意思是,春分那天,燕子到来;再过五天,出现打雷声;再过五天,雨天能出现闪电。
春分物候与秋分物候同样是对应的。春分时“雷乃发声”,秋分则“雷始收声”。如果出现反常现象,古人认为不是好兆头。
南北朝时,南方曾将黄莺鸣声作为春分节候现象。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这种如乌鸦的鸟是一种黑枕黄莺,鸡叫之前就会架架格格地叫起来,荆楚地区农夫只要听到这种鸟叫,就知道到了耕耘时节,应下田忙活了。
与此同时,古人还从植物开花现象中发现春分与其他节气的不同,称为“春分花信”。这个时节,春色二分,蓓蕾孕艳,芳菲酝酿,红紫胚胎,蕴含着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清《广群芳谱》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与物候一样,每五天有一种代表性花卉:“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后,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次第迎春,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其中海棠花最受追捧,历代写海棠的诗文多,如唐代诗僧齐己的《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宋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人喜欢在春分节气前后赏花,魏晋时还流行设“花朝”,俗称“百花生日”,是中国传统的“花神节”。晋周处《风土记》称:“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花朝”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十、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但大多以二月十二为“花朝”。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花朝”条称:“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
江南人最讲究过花神节,据清顾禄《清嘉录·二月》“百花生日”条,到了二月十二花朝之期,人们会用五色彩丝或五色彩绸系在花枝上,赏花因此又称作“赏红”。清江南人蔡云在《吴歈百绝》诗集中有诗描写过苏州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古人如何理解春分
古人对这种天文现象观察得很仔细,汉代佚书《孝经纬》称:“斗指卯,为春分。分者,半也,当(春季)九十日之半也,故谓之分。”这就是“春分”的意思。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得更具体:“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这里的“斗指卯为春分”“至卯而中分”是什么意思?
大概唐朝时,出现了一套新的方位表述系统,传统的八卦和十二地支、十天干表述法被打通、合并,从中选定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干、亥、壬、子、癸、丑、艮、寅共24个字,表示不同的向位,形成一个较以前“四面八方”更为复杂、精确的“二十四山”时空系统。“二十四山”可推向位,当与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时候,又可断时序,依据北斗星“勺柄”的变化而来。斗柄被设想为指针,指向某字,就是某方向某位置,或某月某节气。也就是说,北斗星的“勺柄”指向“卯”时,就是春分节气,系农历仲春二月。而将“卯”与“春分”对应当是刻意为之,与春分前后植物生长是吻合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同样的,“秋分”在“二十四山上”相对应的是“酉”字,“酉,就也”,意思庄稼成熟,万物已入。古时“卯”“酉”二字写作,字形相似,一开一关,所以在植物生长上春分与秋分形成“出”与“入”的关系;对动物而言,则是“生”与“死”。
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对二十四节气的解释更为独特:“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槛,故为暖热。”对于“春分”的得名,董仲舒认为,“至于中(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说法应源于此,董仲舒所谓“正东”相当于“子”位,是冬至节气,“正西”则是“午”位,乃夏至节气,春分正好位于二者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