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A.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2.D.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A.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4.D.注重学习体验

5.C.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6.D.审定

7.B.不正确,杨盼有接受教育的能力

8.B.8

9.A.张某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10.C.有合格的教师

11.B.学校应对教师给予适当补偿

12.B.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13.A.权欲型错误

14.B.实在性

15.C.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16.A.保证

17.B.麻疹

18.A.电磁效应

19.B.《天演论》

20.A.向母度文化遗址

21.C.古希腊

22.B.评剧

23.C傣族。

24.D.浪漫主义

25.B.105

26.A.SUM

27.A.悬挂缩进

28.C.青年—干部

29.D.包含且不相切。

教资考试真题练习一 2021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参考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30.问题:【题干】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董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恰当,符合新课程下的教师观的要求。

(1)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总之,材料中董老师的教学行为是正确的,真正促进了学生。

31.问题:【题干】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王老师的行为。(14分)

【答案】王老师的教学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

(1)为人师表。

(2)终身学习。

(3)爱岗敬业。

(4)教书育人。

(5)关爱学生。

总之,材料中王老师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学习。

32.问题:

(1)【题干】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2)【题干】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意义。(10分)

【答案】①在甲骨文中、“豐”的顶部就原指美玉、我部就像有支的建鼓、合起来就是击鼓务乐,用关玉敬本祖先和神灵。土到定义、就是履行歌神树福的仪式。

②“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③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和社交领域,而“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即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责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

三、写作题(共1道大题,50分)

作文真题及立意

材料一:汉朝董玉云:“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

材料二:《三余图》款识:三余图。白石老人三余云: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岁白石,丙戊。钤印:齐白石、悔鸟堂、鬼神传之非人工。

齐白石画鱼比画虾画蟹更加写意,因鱼与人的关系较虾蟹更密切,有着"无常形有常理的特点"易于把握。鱼有很多可借喻的因素,如"年年有鱼",鲍鱼可喻"长寿有鱼",金鱼可喻"金钱有余"等等,其美好且吉祥的文化涵义也是文人墨客喜好之缘由。

《三余图》构图简洁,齐白石自题篆书"三余图",画面底部绘三条大小迥异的游鱼与自书相呼应。古之"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而齐白石谓"三余"则为"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齐白石画鱼不画水,而是通过鱼的摆动和对鱼身、鱼尾等墨色的变化和空白的处理使画面充满生气,使人产生鱼在游动的虚拟效果。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篇论说文,不少于1000字。

参考解析:

1.“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注意直接经验,教育与生活。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 珍惜闲暇时间